找回密码
 中文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  • 便民服务
  • 关注我们
  • 社区新手

生态文学|在泰州,在水的舞台上

[复制链接]
水声

刚刚下过一场雨,竹绿透了,夏日安静的午后,一个清癯的老头倚着太湖石,看竹。风过竹林,细碎的水珠踏着风声而来,洒在脸上,洒出一丝丝清凉。水真是好东西,在夏天能提神醒脑,扑在脸上,就能润到骨头里。山是山里人的脊梁,水是水乡人的脉搏。大自然对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,水乡人亲水,亲够了水,筋骨里就有了水的灵气。当然对于郑板桥来说,他的筋骨里还有竹,他有竹的骨气,他画的竹有水的灵气。
泰州是一座水城,但这座水城与别的水城不一样,不像威尼斯,不像苏州,不会让你感觉水满得要溢出来。打开泰州地图,你会发现,水更像是一种点缀,那些淡蓝的河流和湖泊,显得疏落有致,你甚至能从地图上感受到板桥绘画的美妙:多一滴墨便多了,少一滴墨便少了。有水的地方便有水声,你尽可以想象流水、蛙鸣、鸟啼,在泰州大地上,还有那撼人心魄的劳动号子。
黑。寂静。什么穿过丁夜,丝帛发出裂开的声音。露珠集结在狗尾巴草的边缘,垂垂欲坠。踏水车的人将裤腿卷得高了,精赤着脚,他走得很快,把田间狗尾巴草的露珠也捎上了,他的腿毛在薄薄的晨曦中隐隐发光。踏水车的人排成了一排,都是清一色的小伙子,他们蹬动起来,戽板翻动,河沟里的水流到了田畦里。他们听到秧苗喝水的声音,听到秧苗咂巴着嘴唇喊甜的声音,他们心里快活死了。河对面走过漂亮的姑娘,小伙子们一起唱起来:嗨!打起号子不犯难,牛角扳弓两头弯,二十四个车拐随轴转,十二只脚板跟车翻。
兴化古镇茅山,在厚而辽阔的号子声中苏醒。
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,位于茅山东南约15公里的溱潼湖西庄,一群窑工正唱着属于他们的号子:哎上来了喔嗨哼;哎也上来了喔嗨哼!要跑跑好的哎嗨哼;要跑跑好的哼哎嗨哼!用无着哪个唷嘿嗨哼;要跑跑好的哼哎嗨哼!要移要跋个哟嘿嗨哼;要跑跑好的哼哎嗨哼!呦咋呗嘲的个哟嘿嗨哼;窑要早的早满哟嘿嗨哼!咏哟嘲的个哟嘿哼;窑早点个满唷嗨哼!
太阳晒在他们的裸背上,发出青铜的反光。溱湖水泛起波浪,应和着他们的歌唱。万鸟云集,一条青鱼在水底寻找着食物。没有什么艺术比劳动号子更接近人类的本能,它就像蛙鸣和鸟啼一样顺乎自然,与世间万物融为一体。
泰州的劳动号子虽然粗犷,却也不失婉约,譬如流传于靖江的打豆号子:闸门不开水不淌,黄豆不磨不出浆……我和妹妹双推磨,磨出豆浆甜又香。将男女间朴素的情感融入劳动场面中。劳动号子是劳动的伴奏,是软的、暖的,是水。与其它地方的劳动号子相比,泰州的劳动号子似乎更中庸一点,不像西北有些地方的号子,只要一唱,就天不怕地不怕有使不完的蛮力一样。泰州的劳动号子有水的灵气,水润着水乡人,也润着水乡的号子。它甚至有点陶渊明的适性得意精神,有点没事偷着乐,它让劳动变得有节奏,像一段音乐的行板。
在行板上的,还有板桥道情,艺人手持道筒、简板,边走边唱,300年光阴沧海桑田,只有竹叶依然箫箫,板桥先生所作道情十首,依然在民间传承。
在泰州大地,你会听到那些声音,那些被水承载的声音,听到号子、板桥道情、唱凤凰……它们在水之滨,像水一样无处不在,像水一样养活着我们。


水色

碧波万倾,古寿圣寺浮在溱湖之上,药师佛三面临水,水声与药师佛塔上的铜铃共振,像佛念出的梵语: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。受、想、行、识,亦复如是。
从科学的角度看,水是无色无味无形的,接近于佛家的空,而正是这样的空,孕育了世间万物。佛家说空即妙有,很是高深。水无色,亦有万万千千色。柴叶青青,渔家的小船穿行于芦苇荡中。溱湖边的古镇上,弥漫着竹箬的香气。端午节快到了,菖蒲和艾草摆在街头巷尾,然后它们像长了脚,走到一家家的门前。艾草煮的水洗澡也好呢,能祛病延年。春未尽,夏天将至未至,气温不冷不热。柴叶有点苦味的,但是嗅起来,却总有淡淡的糯米香,连菖蒲和艾叶也是的,奇怪。粽子煮好了,通常养在清水里,走在街上,不经意在就能看到养在水里的青,心里便有股清凉。
泰州的水,是青的、绿的,像月光下薄薄的翡翠。到了晚间,岸上灯火通明,水缓缓变黑,陷入沉寂。柴叶发出轻微的“沙沙”声。远处的水泥路上,柴叶边闪出了一抹绿,一位身材惹眼的女子坐上了卡车。他们是去镇上表演的,在广场上,舞台早就搭好,女子走上前台,她演蚌精,她的腰又细又软,没有骨头一样的。老渔翁捉蚌,蚌精拧着腰,转来转去。蚌壳有绿色的裙边,在女子的手里舞来舞去,像水面漾起的波浪。台下的人都不舍得蚌精让渔翁捉了去,这么漂亮个姑娘,怎么能让老渔翁捉去呢?有人捂着嘴,随着蚌精的惊险动作发出“噫”的声音,旁边的人便责怪地看着“噫”的人,让那人很不好意思。
这是镇政府组织的文艺活动,同时表演的还有荡湖船,荡湖船也叫跑旱船,据说与屈原有点关系。二千多年前,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而死,每到端午节,人们在江中赛龙舟以示纪念。据《湖广志》记载,云梦县因河浅不能竞舟,便用竹和纸扎成龙船,鸣锣击鼓,游行于市。这种活动流传下来,形成了跑旱船。
船用秫节扎成,外面挂着水绿的绸布。撑船的男子走在前面,船中的女子跟在后面,男子手持竹竿作撑船状,后面的女子便随着男子撑船的节奏摆动起来,一群姑娘唱入场曲:“撑啊撑的开来,让让的开来,让我家的花船,走进呀的来哟,嗯呀喂子唷唷,蝴蝶花儿飘飘,走进啊的来唷。”男子跟着唱起来,跟船中女子插科打诨,逗得台下一阵欢笑。
河蚌舞和荡湖船是水的延伸,在岸上,我们也可以看到碧绿的水波,在散漫的唱词中,慢慢回味那些水边的植物、飞鸟以及爱情。


水舞


这是属于三水湾的夜晚,每到节假日,这里总是游人如织。灯光迷离,在离入口不远的地方,几名少女正在进行水鼓表演,水珠不停地从鼓上迸出来,再落到鼓面上,水在鼓面上跳舞,那些铿锵有力的鼓声像是水珠敲出来的。
水城水乡,人们以舞蹈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。在兴化古镇沙沟,一条条板凳龙就像一串串水珠,泛起节奏的涟漪。相传很久以前,天下大旱,东海的一条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,播了一场大雨。但水龙违反了天条,被剁成一段一段,扔到人间。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,并把它连接起来。“板凳龙”习俗由此而生。
板凳上扎着花灯,在夜晚,它更像一条火龙,随着节奏,舞动在沙沟的古巷里。水是安静的,也是充满了力量的,水乡人从水中找到图腾、找到力量,闭上眼睛,也能看到板凳龙的光亮。
还有滚莲湘。泰州的滚莲湘是有别于流行全国的打莲湘的,姜堰叶甸的已故老艺人王长山的滚莲湘最为出名,他只用一根莲湘棍,并以“滚”为主要表演方式。他是从龙身上得到了启示么?当年七十多岁的他,身子依然能像龙一样滚动,“蛟龙出水””“龙翻身”,这是龙的动作,也是水的动作,是水乡人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。泰州的民间文艺,总是与水搭界。
中秋,泰州人有祭月的习俗,玉盘悬于空中,像一滴硕大的水珠。这时人家要在自家屋前摆张凳子,放上月饼、苹果、柿饼、菱角等,再点上一柱香,敬月亮菩萨。大人们给小孩讲嫦娥、玉兔、桂花树和吴刚,小孩子们年年听,听得耳朵生了茧子,他们一点都不感兴趣。他们感兴趣的是人家供桌上的那些吃物,他们嘴馋呢。左邻右舍的走走看看,哪家的供桌边没有大人,抓上供桌上的吃物,拔腿就跑。大人们如果看到了,往往大喊大叫,或者跺跺脚作追赶状,并不真就追了去。这是一乐。
当然,也有听话的小孩,譬如幼时的我,嘴馋却胆小,只能呆在家门口痴痴地看天上的月亮,老人们总是讲嫦娥在跳舞,哪里是她的袖子哪里是她的发髻,后来我居然也能分得一干二净。中秋过了,年就快了,孩子们最乐的是元宵,因为元宵有时能看到花灯表演,到时大街上有河蚌舞、有踩高跷的、有荡湖船的、有舞龙舞狮的……总是我们孩子喜欢的,大人们到时却管得严,深怕街上人挤人,把我们挤丢了。
元宵闹花灯存在于泰州的许多古镇,那里所有街巷都在晃动,这是一种古老的节奏,它让我们回到水边,回到篝火边,回到图腾之中。


水势

墓地上开满了黄花,清明是一条逆流的河。回忆往往是新的开始,年轻人喜欢去公园散步、踏青。柳枝新绿,迎春花开,春的气息蔓延开来。这个时候在泰州,你一定要去看溱潼会船。
每年的清明前后,溱潼都有会船表演。上百条船只云集在溱湖广阔的水面上,锣鼓喧天,百舸争流。溱湖会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,传说南宋名将岳飞与义民张荣、贾虎多次在溱湖与金兵作战,百姓收葬阵亡将士,形成清明第二天撑船祭奠英灵的习俗。虽然还有其它传说,但我个人倾向岳飞说。溱潼会船被誉为“国内惟一的、保存最为完整、最具原生态特质的水上庙会”,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,其规模之大,不亲临其境实难想象。
清明的溱湖水面上,参加会船的船只排满了,像水面又涨了许多,水势真大啊,那些水面上船手的声音、动作,那些云船水相接铺天盖地的场面令人久久不能安静,心旌神摇。奇怪的是,当那些船只散去,水面上只剩白水蓝天时,你的内心无比盈实、安静。上善若水,有什么比与水在一起长久相处更好的呢?
到遥远的地方去。快节奏都市里,几乎每个人都想逃离现实,远离熟悉的工作环境。在泰州,那些遥远的民俗像水边淡淡的风,身离世界很近,心却在遥远的地方飘荡。




















来源:泰州生态环境

分享至 : QQ空间
收藏

0 个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中文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