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中文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  • 便民服务
  • 关注我们
  • 社区新手
截屏2021-12-27 上午9.45.20.png


  小巷深处梦江北

——陆文夫散文中的泰兴情结


□黄震


很多人都说,陆文夫是属于苏州的。那年,先生写完《深巷里的琵琶声》封笔离去。姑苏人家枕河依旧,大江南北尽思文夫。地处江北的家乡人民也从先生的散文作品中,读到了先生追忆乡里乡亲的文字。字里行间尽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亲情,解不开的泰兴情结。

紧邻长江的北岸的那个小村庄,是现今的泰兴市虹桥镇的四圩村,陆文夫就诞生在这块饱受江水浸染的土地上。陆文夫回忆说:“我的故乡不是苏州,虽然我在苏州已经生活了五十多年。可我的衣胞之地却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小小的村庄,那村庄叫作四圩,属于江苏省的泰兴县。”

长江北岸的四圩是个很偏僻的小村子,在儿时的陆文夫的眼里,童年时的家乡却似诗意般的世外桃源。“清晨和傍晚村庄很有生气,你可以看见那炊烟从树林间升起;早晨的炊烟消失在朝阳中,傍晚的炊烟混合在夜雾里。”

与滔滔江水为邻的江边小村,远不像枕河而眠的苏州小巷,少年时代的陆文夫时常会遇到刻骨铭心的江堤险情。“下大雨,潮水呼呼地涨,来不及退,大人们便愁上眉梢,夜里各家轮流上堤岸值班守夜,一旦出险便鸣锣为号。”狂风大雨中,最要命的听到那令人心惊肉跳的锣声,锣声一响就是一种绝对的命令,各家的青壮年要全部出动,奔向险地。陆文夫这样写道:“江边上的人家有一种不成文的法律,如果有谁听见锣声不肯上堤的话,此人今后便会为人们所不齿,简直算不上是个人,婚丧喜庆,请人帮忙等等都会受到冷遇。”这就是最早濡染幼小心灵的泰兴淳朴民风。

二十岁时,瘦弱的陆文夫即将投奔苏北解放区,母亲忧心忡忡地看着遍地霜冻,下决心把家里平时也舍不得用,唯一的一条又轻又暖的丝棉被拿出来,让儿子背着上路。正是这条背在身上轻、盖在身上热的棉被,才让离家远去投奔革命的热血青年,没有病倒在遍地霜冻的田野里,“在四面通风的破庙里打地铺,晚上还能够把脚伸直。”这条被子一直伴随着陆文夫走南闯北,直到在苏州成家定居。

渡江后,母亲到苏州来看儿子,首先看到的是棉被太薄了。那时候棉胎计划供应,母亲有心为儿子添置也无法买到,为此她念叨不息。回乡以后,便在仅有的一点自留地上种棉花,为儿子制作出一条大棉被成为母亲的信念。那个时代,农村里已经批判过“要发家,种棉花”了,规定农民的自留地上不许种棉花,只能种一点蔬菜和粮食。母亲便偷偷地在祖母的坟茔的后面种了几十株棉花,那一小块地在远离大路旁的小河旁,不会被干部发现。“一个惦记着儿子的母亲,像照管儿子似的去照管着几十棵棉花。”深夜里,母亲再把一朵朵收下来的籽棉中的棉籽剥掉,变成皮棉。再用纺锤这种最原始的工具,捻出网棉胎所需要的纱。大概是花了四五年的时间,母亲终于背着一条十斤左右的棉花胎,来到苏州。她高兴极了,觉得是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。陆文夫深情的写道:“她的宝贝儿子从此再也不会受冻了,她活在世界上所有意义就是为了儿子,至于她自己,什么艰难困苦都在所不计。”

读小学的时候,音乐老师曾经教给陆文夫一首歌,他难以忘记时时哼唱:慈母心像三春晖,只有温暖只有爱,身上寒冷腹中饥饿,整天都由慈母关怀……

六岁时,陆文夫开始上学读书,私塾是在离家两三里的小土地庙旁边,记忆中的学校是这样的:“我们的教室是三间草房,一间作先生的卧室,其余的两间作课堂。”在父亲的陪同下,先拜孔子,再拜先生——秦奉泰,这是个让陆文夫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三个字,也就是这个乡曲儒生影响了文夫的一生。

陆文夫这样描述秦老师的外貌——这位老师大约四十来岁,戴一副洋瓶底似的近视眼镜,有两颗门牙飘在外面。黑棉袍、洗得泛白的蓝布长衫,穿一条扎管棉裤,脚上套一双用芦花编成的鞋。秦老师教学最大的特点,即使是现在看来也是非常先进的理念——因材施教。由于同一私塾的孩子年龄有大有小、入学有早有晚,所以学习基础差距很大,所以授课便没有固定统一的进度。秦奉泰老师安排同时入学的学生,一样的课本,但进度的要求却是不一样的,会根据学生具体接受能力和掌握情况,提出不同的要求。陆文夫开始的时候读《百家姓》《三字经》,由于记忆力好,总能超额完成每天的基本任务,所以几个月之后便开始读《千家诗》《论语》。“秦老师很欢喜,一时兴起还替我取了个学名叫陆文夫,因为我原来的名字叫陆纪贵,太俗气。”儒雅的“文夫”二字由此而来,而俗气的“纪贵”不再为人知了。

秦奉泰老师的因材施教还表现在,虽然陆文夫的记忆力超常,但是写字却出了问题,经常挨打手心。“直至如今,写几个字还像蟹爬的。”“毛笔字还未练好,秦老师大概见我在书法上无才能,也就不施教了,便教我吟诗作对,看闲书。”根据学生的兴趣施教,使得幼时的陆文夫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功底。秦老师让这位得意门生翻遍自己的藏书,虽然为数不多,只是一些通俗小说,但秦老师“不仅让我看小说,还要和我讨论所看过的小说,当然不是讨论小说的做法,而是讨论书中谁的本领大,哪条计策好。”秦老师还教导学生看小说还要有点儿见解。这位处在穷乡僻壤的私塾先生做梦也没有想到,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竟然成就了一位作家,陆文夫这样评价当年的秦老师:“他这样做不是想把我培养成一个作家,将来也写小说,可这些都在幼小的心灵中生下了根,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。”

秦奉泰先生身上还有许多的好品行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。开明博学的秦老师非常欣赏关爱陆文夫。

陆文夫在张家桥读完小学。1942年升入初中,到了泰兴县城的延令中学就读,初二时转到了当时泰兴城非常有名气的“扬陋学塾”,初中毕业后考取了苏州高级中学。自此,告别了他的童年和少年,告别了故乡泰兴,来到了结下终身之缘的苏州。

在泰兴县城读初中期间,青少年时代的陆文夫对一位女同学有深刻的印象,这就是同窗两年的朱砚馨。陆文夫对朱同学声音笑貌记得十分真切,“她与人交往落落大方,下课时在教室里也很活跃,有说有笑,口词伶俐。”朱砚馨同学在大家的心目中是个朝气蓬勃的有为青年,个性很强的她不允许自己有一项是落在别人的后面,由于陆文夫的作文很优秀,都是考班级第一,于是朱同学“常把我的作文簿拿去看看,找找原因。那时的学生都尊敬成绩好的人,所以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很尊敬朱砚馨”。

陆文夫清晰地记得朱同学那年是十七岁,正是花季雨季的时光。“不过,我们那一代的人都和花雨无缘,国难当头,颠沛流离,严酷的现实使得我们早早地就思虑国事家事。”朱砚馨在同学录中留下这样的豪言壮语——“救国之责,青年学子宜任之,有才能,方足以救国,努力读书所以奠定救国之基础。”事实证明,她那短暂而光荣的一生都在实践着她的诺言。

在众多的同学好友中,为何独是朱砚馨能够让陆文夫深深想起呢?因为朱同学身上的积极进取、读书救国的浩然正气,正是我们这个民族所要崇尚和继承的价值精髓。

陆文夫一向以小说作品而著称于世,《深巷里的琵琶声》是他生前最后一本著作。品读先生的逝水人生,有文人雅士的传统唯美,又有智者人生的厚重积淀;有闲情逸致的吴乡百味,又有魂牵梦萦的江北情怀。



分享至 : QQ空间
收藏

3 个回复

倒序浏览
涓涓の细流 来自手机 花园护法 2022-1-16 19:32:37
推荐 IP:江苏苏州
先生的文章让我联想到了自己,虽然在泰兴生活了几十年,依旧认为自己是外乡人,也许这就是故乡的情怀吧!不能忘却!无论他乡有多么好!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0
苏北雨 版主 2022-1-17 20:06:57
藤椅 IP:江苏泰州
涓涓の细流 发表于 2022-1-16 19:32
先生的文章让我联想到了自己,虽然在泰兴生活了几十年,依旧认为自己是外乡人,也许这就是故乡的情怀吧!不 ...

水土养人。
故乡的山水哺育了我们,于是乡土情结,永世难忘。
异乡的水土也能滋养人心,时间长了。有一个美丽的错误,就是第二个故乡。
再次祝愿在泰兴生活的异乡人过得快乐幸福!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涓涓の细流 来自手机 花园护法 2022-4-12 21:31:03
板凳 IP:江苏泰州
谢谢老师的祝愿!让我这个异乡人感觉温暖。每次读您的文章都感触颇深。来自: Android客户端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中文注册